觸口遊客中心

Chukou Visitor Center

觸口遊客中心

為了讓台灣的遊客中心更好的發揮其作為鏈結遊客與地方的接觸點功能,我們參與了位於台灣嘉義縣番路鄉的觸口遊客中心空間形塑案。

以遊客需求為中心,傳遞與溝通阿里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的旅遊資訊為目標,我們重新規劃了遊客中心的服務台位置、全區展示空間,以及展覽參觀動線。空間機能並重新劃分為:六大主題展示區(鐵道、生態、部落、浪漫、茶、咖啡)、在地產業展售區、漂書站及休憩空間等。將原來暗沉幽閉的空間,打造成明亮舒服、適合親子與遊客的場域。同時,也為建築物更新更為顯著的引客招牌,並重新裝修哺集乳室,更新相關服務設施,優化民眾的場域體驗。

DSC04303 拷貝.jpg
更新前。

更新前。

更新後。

更新後。

DSC04573.JPG
進入遊客中心服務台之前的玄關空間,三台螢幕分別為「太平雲梯」、「二延平步道」及「生力農場」等三處熱門景點的直播影像,提供民眾在山下遙視山上的即時景象。

進入遊客中心服務台之前的玄關空間,三台螢幕分別為「太平雲梯」、「二延平步道」及「生力農場」等三處熱門景點的直播影像,提供民眾在山下遙視山上的即時景象。

右側特製的模組化摺頁文宣架,遵循通用設計規範,提供阿里山社區部落、旅遊景點、在地產業等資訊供民眾索取。

右側特製的模組化摺頁文宣架,遵循通用設計規範,提供阿里山社區部落、旅遊景點、在地產業等資訊供民眾索取。

六大主題展示區

展示區更新案,以「鐵道、生態、部落、浪漫、茶、咖啡」等六大主題,向來訪民眾介紹阿里山的六種體驗面向。

我們協助將過去濃縮於摺頁的旅遊資訊,解放於空間中,以立體的展覽形式,呈現在遊客中心現場。透過原創圖文插畫、情境裝置、立體模型、多媒體及休憩空間等不同接觸點形式,讓民眾自在悠遊其中,搜尋/蒐集自己感興趣的主題資訊。我們也同時將原展區內諸多舊展品清潔修復,以新面貌重新呈現在展區。

DSC05212.JPG
DSC04739.JPG
IMG_5527.jpg
IMG_5526.jpg
DSC05273 拷貝.jpg
DSC05256.JPG
舊展品經過清潔修復後,重新呈現在展區。

舊展品經過清潔修復後,重新呈現在展區。

舊展品經過清潔修復後,重新呈現在展區。

舊展品經過清潔修復後,重新呈現在展區。

DSC04621.JPG
內容和設計歷經多次梳理和取捨,全為讓阿里山的美好,可以被再次重新看見。

內容和設計歷經多次梳理和取捨,全為讓阿里山的美好,可以被再次重新看見。

DSC04808.JPG
DSC04675.JPG
為觸口遊客中心繪製的阿里山系原創動物插圖:藍腹鷴、白面鼯鼠、台灣獼猴、台灣野豬、山羌等。

為觸口遊客中心繪製的阿里山系原創動物插圖:藍腹鷴、白面鼯鼠、台灣獼猴、台灣野豬、山羌等。

DSC04514.JPG
DSC04549.JPG
DSC04793 拷貝.jpg
IMG_5540.jpg
DSC04494.JPG
DSC04483.JPG

生態窗立方

阿里山的生態,濃縮於空間中不同區塊的立體生態之窗。其後隱藏的動植物若隱若現。當民眾想趨近觀看時,因玻璃卡普隆板特殊的結構性視覺影響,反而看不清楚。唯有退後及遠離,才能看得更加清楚。以此呼應人與生態環境的關係,人類對生態的敬畏和遠離,才能保存生態自然環境的健全和豐富性。

DSC04635.JPG
DSC04775.JPG
DSC05324.JPG
DSC05325.JPG
DSC05307.JPG
DSC04845.JPG
DSC05300 拷貝.jpg
IMG_5765 拷貝.jpg
生態窗立方內側的景物佈置。

生態窗立方內側的景物佈置。

生態窗立方內側的景物佈置。

生態窗立方內側的景物佈置。

生態窗立方內側的景物佈置。

生態窗立方內側的景物佈置。

互動裝置「身影山林」

數位藝術裝置《身影山林 Silhouette Forest》,靈感來自於藝術大師馬格利特 (René Magritte) 1965 年的作品《Le Blanc Seing》。跟隨超現實主義的循跡,我們進一步將現實中的「身」、「影」、「山」、「林」等元素切解、錯置並重構。讓阿里山的意象以超越現實樣態,在民眾與光影的互動中產生新的感官詮釋。

DSC05380 拷貝.jpg
DSC04434 拷貝.jpg
DSC04424 拷貝.jpg
DSC04818.JPG
DSC04363 拷貝.jpg

休憩空間及在地產業展示區

DSC05421 拷貝.jpg
DSC04333 拷貝.jpg
DSC05493.JPG
DSC05036 拷貝.jpg
IMG_5672 拷貝.jpg
DSC05015.JPG
DSC04469 拷貝.jpg
IMG_5584.jpg
DSC05662.JPG